登陆注册
15723

进入高校第一课 民警邀请大学新生测试防骗能力

法律人2023-06-08 22:06:440

“刚才的防骗测试中,得100分的同学请举一下手。”话音刚落,台下十余名学生的手高高举了起来。“说明你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骗能力,给你们点赞!”这是9月7日傍晚,发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小区操场的一幕。

9月7日18时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组织两个校区2021级5000余名大学新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,武汉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局民警施思应邀,为新生们讲授反电诈等知识。

“我们先来进行一个防骗能力测试,请大家打开‘武汉战疫’小程序的反诈专区,进入‘游戏专区’的‘答一答’进行测试。”宣讲开始前10分钟,施思便与学生互动起来。在场学生纷纷拿出手机,开始认真做题。

宣讲中,施思采用课件与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,讲解了大学生常见电诈手法的作案特点和防范技巧。看到心仪的明星、听到幽默的语言,台下学生发出阵阵欢笑和掌声。

“我的手机绑定的有支付软件,如果我的手机丢了,请问我该怎么办?”听完施思的讲解,刚入学才2天的小李站了起来,将心中思考已久的问题,一字一顿的语气暴露了他的紧张情绪,引起在场学生一阵哄笑。

“你不要紧张!”施思笑着安抚他的情绪后,开始解答他的疑惑。现在进入了智能时代,手机遗失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麻烦,如果不小心遗失,要立即挂失手机号、银行卡,冻结手机银行,并解绑支付软件。

“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诈的知识,会对我的大学生活起到一些帮助。”新生小尹告诉记者,在入校之前,他们就已经按照学校要求,学习防骗等安全知识。

小尹现场演示学习过程。他拿出手机,进入“平安中南大”安全微课,里面涵盖防骗、交通、消防等各种知识。

“安全教育是学生入学之前必需的前置流程,大学生在学校里面安全文化的培育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。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卫部负责人介绍,安全微课涵盖防范电诈、国家安全、交通安全、消防安全、人际交往等10余类140门课程,供学生选择性地进行学习。学生学习进度、学习内容等可后台查询,学习效果不理想的,将会及时提醒。

“防范电诈是学生必学科目之一。”负责人告诉记者,安全微课学习情况将纳入素质教育学分管理,学生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学分管理,学生需完成32个学时课程及实践才能获得相应学分。学生在校期间,学校还会分主题组织学习活动,并及时会同公安等部门,更新学习内容,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。

“我们和高校密切配合,根据各校实际,‘一校一策’开展防骗等安全教育活动。”武汉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局二大队大队长薛涛介绍,接下来,武汉警方还将进入更多的高校,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,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。

(通讯员:冯威,记者:钟玮)

0000
评论列表
共(0)条
热点
关注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