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注册
15720

广州来了就不想走?人力巨头20年监测到的真相:人气就是底气!

法律人2023-06-08 21:56:320

广州普法

“从人力资源的角度,人气就是底气,就是企业在这个地方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。今年4月广州外来人口1038万,21—50岁占80%,省外占62%,各方面人才企业都能招到,就是广州无可比拟的优势。”

红海人力集团副总裁杨艳在广州台4K超高清节目《营商论道》录制时,发出了以上感慨。

“上海深圳都来挖我们,来了广州就不想走。”

作为20年的老牌人力企业,红海人力集团扎根广州20年,建立了全国一百余家分子公司,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人数规模庞大、经济实力强、服务专业的人力资源供应商之一,共服务企业6000多家,服务人数达27万。

本期嘉宾:红海人力集团副总裁 杨艳

杨艳:上海、深圳都想挖红海总部过去,因为总部在哪里,税收就在哪里。但我们选择坚守在老城区越秀,一守就是二十年。

杨艳表示,上海深圳都向红海总部抛出橄榄枝,但红海来了广州就不想走,一是因为在广州创业起家,有情怀;二是因为红海的经营核心胜在商业模式;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越秀区的教育、医疗水平为生活幸福感“加码”

主持人:红海人力集团是负责帮企业招聘人才的,您觉得人才为什么来并且留在广州?

杨艳:广州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,低调、包容,生活成本和生存成本都不高,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产业人才,都可以生活得不错。房价、房租、教育、医疗、美食、文化(不排外)等因素,造就了广州包容的生态。其次,广州企业结构完善。有足够国企、央企,也有大量的、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,就业的方向、选择更多,这也是人才愿意来广州的重要原因。

“高端人才来不来、留不留要问丈母娘的意见”

本期观察员:广州律协营商环境专家团成员 江点序律师

江点序:黄埔区委书记周亚伟同志曾在区政协座谈会上说过高端人才来不来、留不留要问丈母娘的意见,虽是笑谈,却道出了人才政策的核心,高端人才是“香饽饽”。广东、浙江等经济领先省份就不断创造优质营商环境、生活环境吸引人才,两省去年人口净流入均超过百万。除区域营商大环境外,还包括有利于高端人才事业发展的“微环境”,如美食娱乐、诱人的花城、良好的教育、完善的养老服务等。

江点序表示,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,区域经济优势明显,国家制定的湾区发展战略,9 2模式,广州更居核心地位,广州千年商埠,商业文化中的诚实信用、包容与共赢等凝聚为广州特色营商环境的文化硬核,尤其在营商环境劳动力指标上,最核心数据是在职人员工资水平。

数据:2019年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(社平工资)10292元。2019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8889元,折合月平均工资8240.75元。其中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0689元,折合月平均工资8390.75元

江点序:人气旺盛,参考指标之一是人的劳动价值,就是工资水平,由此可以发现广州聚人气的原由之一。

“这3类人才最香,在广州每人每年最高补贴300万”

主持人:什么样的人才最吃香?

杨艳:在招聘中,最好招的人才:管理类人才、服务业人才、普通技术工人。最难招的人才:研发岗位、高级技工人才。还有高端人才诸如青年学者、长江学者、院士等,各个高校都抢破头,出待遇、出政策、出各种福利来吸引高端人才来加入。

杨艳告诉我们,高端人才最吃香,但是一年也引进不了几个,吸引他们要放大招。

江点序:我十分认同杨总的观点,以广州黄埔为例,黄埔区对外发布产业发展四个“黄金10条”,重点之一就是重奖高管构筑人才高地

江点序解释到,具体说就是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在国家现行法律框架下,参照兄弟开发区的做法,对于产业发展、企业进步贡献最大的人,进行大胆的奖励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,设立高管奖励,拿出企业对本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30%给予奖励,每人每年最高可以拿到300万元,奖励金额可以直接划入个人账户

首届直播节好嘢!新产业、新业态助推广州营商环境乘风破浪

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,广州人气的聚集,由最开始的制造业服务业,悄然地转到了互联网。66日,广州首届直播节,三天内举办超过20万场直播。

主持人:新产业新业态裂变出新的人气,与此同时新的挑战出现,如何看待类似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用工的法律身份问题?

杨艳:外卖小哥的法律身份存在争议,外卖小哥和平台的劳动关系也存在争议。新业态用工最大的问题劳动保障问题。劳动保障和劳动关系、劳动合同是捆绑在一起的,但外卖小哥和平台并非都存在劳动关系,这就是矛盾的点。

在杨艳看来,外卖平台从业人员的风险是自负的,现如今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没有解绑,要解决新业态用工的劳动保障问题还是很困难。

江点序:外卖小哥与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,确实存在不同的观点,这是社会发展,尤其是互联网科技,对法律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。对此,作为一名劳动律师,我理解广州司法政策是慎重和务实,并始终努力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寻找支撑点,我相信广州的智慧。

李克强总理对于新业态实施“包容审慎”监管。所谓“包容”,就是对那些未知大于已知的新业态采取包容态度,只要它不触碰安全底线。所谓“审慎”有两层含义:一是当新业态刚出现还看不准的时候,不要一上来就“管死”,而要给它一个“观察期”;二是严守安全底线,对谋财害命、坑蒙拐骗、假冒伪劣、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,不管是传统业态还是新业态都要采取严厉监管措施,坚决依法打击。

主持人:未来,如果要聚集更高的人气,广州营商环境如何创新、突破?

杨艳:相信广州“头啖汤”。4月30日印发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用工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,建立新业态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信息采集制度等,落地措施再详细一点,广州更“大胆”一些,有政策支持,企业才能放开手脚去做,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保障问题慢慢解决。

江点序: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,各项政策法规逐步落地,关注和构建电商间良好的竞争秩序,如恶意跳槽挖角的惩罚,同时通过劳动关系外的灵活用工方式的认可,以激发更大的平台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。

主持人:请用一个词来形容未来广州的人气。

杨艳:百花齐放。因为各类人才汇聚广州,争相斗艳,所以百花齐放。

江点序:温度。无论是资方还是劳方,在广州都能感受到温度,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。

人气就是底气

广州“四个出新出彩”

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关键环节

不断创新政府服务

对照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

打造全国最优、 国际一流的

营商环境新高地

让“不可能成为可能”

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鲜活 “广州样本” !

如何获得南国都市4K超高清

观看体验

“营商论道,头头是道”!为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,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,营造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,处处优化营商环境”的良好氛围,融媒体品牌栏目《营商论道》以市场主体为切入点,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家,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,讲述创新创业故事,点评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新举措。职能部门官员、行业大咖、律政专家,多元视角,建言献策,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,共同推动广州营商环境建设,全力提升广州营商环境形象。

首播时间:2020年7月18日(周六)21:00

珠江数码甜果电视 频道号63。

省有限U互动 频道号404。

主办单位:广州市司法局、广州市依法治市办、广州市法宣办

支持单位:广州市工商联、广州市律师协会

制作单位:广州市广播电视台
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法拉理”

点分享

0000
评论列表
共(0)条
热点
关注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