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注册
15670

“张东升禁止入内”“化粪池警告”……恶意玩“梗”引争议

法律人2023-06-08 20:22:290

广州普法

备受关注的“杭州女子失踪案”终于真相大白。

7月25日上午,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相关调查情况:在“失踪”19天后,来女士确认遇害,其丈夫许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。

这样的结果令人震惊而痛心,此案中丈夫杀害妻子后分尸并扔至化粪池的恶劣行径,理应遭人唾弃。

但个别网友却以此作梗,创造出“化粪池警告”“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”等出格言词,实在让人出离愤怒!

“化粪池警告”

杭州命案细节被玩成烂梗

前不久,热门网剧《隐秘的角落》里“爬山梗”热传,但落到现实生活中却引发不适。杭州垂云洞景区入口挂了一张“张东升禁止入内”的标牌,并配了一张演员秦昊扮演的张东升的卡通画。为蹭热度,借用张东升带岳父母爬山时把二老推下山的剧情,在暑假出游旺季提醒大家游玩时注意安全,不仅招致不少网友反感,还被律师指出涉嫌侵权。

事实上,剧中张东升推人那一幕的取景地在广西灵山县六峰山景区。电视剧火了之后,六峰山景区反复强调那个地方是有栏杆的,防护很到位没有安全隐患。杭州的景区反而要“禁止张东升入内”,仿佛景区内真存在危险地带。旅游业吸引客流,不去拼设施安全性、服务周到程度,却拿杀人桥段来增加“娱乐性”,如此蹭热度的营销策划难免不会灼伤自己。

“爬山梗”被玩坏

还有的梗不是来自电视剧,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案例。备受关注的“杭州女子失踪案”,丈夫杀害妻子后分尸的恶劣行径,令人感到愤怒和震惊。终于真相大白,但有关该案的街头巷议,却逐渐变味。警方千辛万苦找到的线索,让人不寒而栗的作案细节,成了网友丧失道德底线的玩梗素材。

在社交平台上,“两吨水警告”“化粪池了解一下”等与案件细节契合的段子相继涌出。“不结婚,你可能在家里,酒吧里,在KTV里,在夜店里;结了婚,你就可能在冰箱里,墙里,化粪池里,下水道里,河里,海里,绞肉机里。” 还有网友神评价,“结啥婚,出门怕司机心情不好,在家怕老公心情不好,老了还怕女婿带你上山。”

在短视频平台,随处可见“化粪池警告”。“不听话的时候,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。”还有男性网友也流行用这些细节梗,跟女友或妻子开玩笑。

某购物网站有卖家借机蹭热度推广“来女士同款”。有网友问,是不是和来女士丈夫用的同款?商家回答说:是的,用起来很方便。还有在某位网友意外蒙对案件发展走向的微博之下,聚集一批“许愿大军”,在线祈福祈愿。就像看见“罕见白鹿!快许愿”“百年一见的天象!快许愿”的类似好运帖一样,把严肃案件中的一次意外“预言”视为难得的运气。

一点也不好笑

娱乐化消费恶性事件突破伦理底线

影视剧看得大家头皮发麻,笑一笑舒缓一下也好,但就现实梗来说,好笑在哪里?将一个人的离世简化为“化粪池”“两吨水”,无疑冲淡了悲剧色彩,使人忽略案件本应带来的触动与反思。在嘲谑大军里,仿佛没有人在意这是一桩牵动全国关注、手法残忍可怖、令人背脊生凉的恶性案件,调侃者轻描淡写的评论,表现得像是刚读完一篇厕所文学。

胡乱玩梗,用于朋友圈社交,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丧失起码的尊重。对于遭遇不幸的女性及其家人,更是一场伤口撒盐的网络暴力。

面对“人命不是玩笑”的指责,还有人说,何必上纲上线,“玩不玩得起?”在网络梗大行其道,消解严肃的当下,玩笑也有底线,不能大肆传播负能量,不能挑战公序良俗,更不能蔑视法律规则。他人苦楚和社会阵痛,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社会人相关,为人类生存和处理情感问题敲响警钟,理性对待和严肃反思,才能为改善环境,避免下一个悲剧打下基础。娱乐化消费恶性事件,泯灭同理心和同情心,这更触及人之为人的道德伦理底线。就像很多网友所说:“恶臭,无底线”,请“尊重逝者”,“敬畏生命,敬畏法律”。

“祖安文化”该管管了

“化粪池警告”,只是无意中撕开了网络暴力这股暗流的冰山一角。

“恶语相向”正成为一种充满恶臭的网络文化。“祖安”最初源于游戏《英雄联盟》“祖安”游戏大区的聊天区,该文化以“问候”对方母亲为核心,以“花式”爆粗口为主要特征。

通过大量二次元、宅文化等亚文化群体的再创作,“爆粗口”竟然成了一种网络文化。视频网站上,视频博主教网友用家乡话爆粗口的视频数见不鲜;在某些直播平台里,“问候”双亲,竟成了某种社交方式;在某些知名手游游戏中,玩家稍有不爽,就动手开骂,几乎成了输掉一场团战的“后遗症”......

据调查,骂人弹幕、P图搞视觉冲击、恶意剪辑、恶意“锤人”、词条侮辱、私信轰炸等恶行,几乎每天都在网络频频上演。

“不积口德”不仅仅暴露了一部分乌合之众的真实德性,如今更成了一门“生意”,成就了“新型网络暴力产业链”。

从饭圈内斗到网红互掐,从网站间的互喷,到企业间的互黑,一群靠“喷”与“黑”为营生的“黑公关”在一场场网络骂战中左右逢源,让圈层内的“小火星”,演变成“燎原烈火”,让网络上零散的“不积口德”最终上升成了“群体事件”。

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商业网站平台和“自媒体”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,国家网信办决定自2020年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。整治期间,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一批问题严重的网站平台、封禁一批反映强烈的违规账号。

平台积极行动,7月28日,微博管理员发布微博通告,公示处理一批违规账号,关闭125个禁言11个共136个,其中涉黄低俗账号86个、违规采编转载互联网新闻信息冒充媒体账号15个、散播虚假信息发布不实信息账号33个、宣扬仇恨散布极端观点恶意营销账号2个。以上账号中百万粉丝以上的有35个,一百万粉丝到十万粉丝的有90个,十万粉丝到一万粉丝的有11个。

抵制网络暴力,除平台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外,还需要法律作出有力回应。

是时候斩断毒流量利益之手,揪出那些躲在屏幕背后“激扬文字”的“键盘侠”了。

微信朋友圈骂人被起诉,已有先例。据《法制日报》报道,2019年8月重庆合川男子皮某因在微信朋友圈辱骂他人而被起诉,终受法律制裁,皮某删除朋友圈中的不当言论外,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,同时在朋友圈发表道歉声明。

而在网络上其他“公共场合”或“私人领域”谩骂、诽谤、侮辱他人,是否也该承担同样的后果?纵容个别网民嫌弃骂战,平台是否要担责?

这是一些早该被提上日程的议题。

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

你可能不会张口闭口“化粪池警告”,但吃瓜群众充满正义感的每一次点击,饱含情绪的每一声声讨,在流量的指挥棒下,都有可能成为网暴黑产口袋里的金豆豆。

抵制网络暴力,从我做起。面对骂战不参与、不评论、不转发,是我们手里最好武器。

来源:综合自扬子晚报、工人日报

点分享

0000
评论列表
共(0)条
热点
关注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