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注册
14635

92年山西男子工地捡到亮晶晶圆柱,一家三口皆丧命,141人受伤害

法律人2023-06-07 10:38:370

1992年11月,山东省忻州市工人张某昌忽然感觉身体不舒服,意识模糊、头晕恶心。他以为是前一天着凉了,也就没当回事,想着过两天或许就好了。强忍着不适前往工地工作,然而没想到的是,刚开始工作没多久。不适感便越来越强,忍耐不住的他直接呕吐了出来,工友见状劝:“身体最重要,你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吧。”

实在没法继续工作的张某昌只好请假,不过他没有去医院,而是选择了回家休息。毕竟看病也是要花不少钱的,如今请假耽误赚钱,还是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。可他并不是什么普通的感冒、不舒服,没多久,张某昌身上出现了更奇怪的症状。皮肤变成紫红色,脸上起水泡,口腔出血。这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生病,家人急忙将他送去医院,医院也不知道他啥情况。

只能挨个检查,期间,前去照顾他的弟弟张某双、父亲张某亮、岳父张某寅“感染”该病。到后来,与张某昌同一个房间的病人,接触过他的护士、医生也相继发病。最开始是浑身难受、恶心、呕吐,随后身上起血泡,再到呼吸困难、出现血斑、皮肤化脓。最后是死亡,张某昌、张某双、张某亮相继离世,医院依然没有查出病因以及解决办法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张某昌的妻子张某芳也出现了脱发等症状,张家人是心急如焚。要知道已经接连失去三个亲人了,而张某芳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,这可是张某昌唯一的后代。为保住生命,张某芳与张某寅一起动身前往北京,那儿的医疗条件是最好的。12月17日,两人入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,很快查出了结果:是核辐射!

万幸的是张某芳来得比较早,经过救治保住了一命,平安生下一个女儿。只不过因为在娘胎里就受到了核辐射,孩子出生后智力有点儿迟钝,但这结果相较她的父亲、叔叔、爷爷死亡已经好太多了。张某昌一家人怎么会受到核辐射?在张某芳的仔细回忆后,才想起发病前,张某昌曾捡到过一个亮晶晶的东西带回家。

他在忻州环境监测站做扩建工作,偶然在工地挖出一个不知道是什么,却亮晶晶的小圆柱体。表明光溜溜的,看起来很是精致,张某昌便顺手将它带回家给怀孕的妻子玩。正是捡到这东西后没多久,张某昌开始发病,他不知道这其实是钴60金属棒。放射性强度高达10*3.7x1010贝克,钴60是金属元素钴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,具有极强的辐射性。

与其接触必须万分小心,穿专用防护服,佩戴辐射剂量卡。如果不慎直接接触,便会遭到辐射,可能有致命危险。导致脱发,严重损害人体血液内的细胞组织,造成白血球减少。引起血液系统疾病,如再生性障碍贫血症,严重的会使人患上白血病(血癌)甚至死亡。就拿这起惨烈的核辐射事故来说,从张某昌发病到张某芳前往北京治疗,期间不过是短短的14天。

被辐射的便多达141人,张某昌家几乎灭门,幸存者在此后的人生中还会饱受病痛的折磨。可按理说,这种极具危险性的东西应该会被严格看管,怎么会到张某昌手里?说起来都是疏忽大意惹的祸,1973年因为粮食产量下降,山东忻州领导下达培育高产量农作物的命令。山东省忻州市科技局接到任务,经过多次会议讨论,决定采用农作物辐射育种方法。

即将农作物种子用放射源进行照射,促使其产生基因突变,从中筛选能提高产量的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。他们所选择的这个放射源就是钴60,因为钴60极强的辐射性,专家们特意挖了一口几十米深的井道安放。几年后,科技局搬去环境监测站,钴60也随之运过去。期间安然无恙,直到1991年,这批钴60放射装置没啥用了。

于是决定迁移出去,好将地方腾出来建造新的实验室,就是转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。一共有6个钴60放射棒,由于马虎和懈怠,工作人员回收时只拿了五个。这便剩下一个,所有人都忽略了它,张某昌前往环境监测站施工时正好捡到。这样危险的东西都能遗忘,导致如此影响恶劣的后果,相关人员自然得担责。

他们涉嫌玩忽职守罪、危险物品肇事罪,《刑法》第三百九十七条 :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,致使公共财产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危险物品肇事罪:犯本罪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后果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141人伤亡,显然已达到后果特别严重,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涉案的六位负责人被检察院提起公诉,其中四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至3年不等,两人免于刑事处罚。不过降职、停职等处分不会免,另外,忻州科技局、忻州环境监测站等涉案机构要赔偿所有受害者80万元。这起案件也算是敲响了警钟,不负责任的疏忽大意,是可能要人命的。

0000
评论列表
共(0)条
热点
关注
推荐